【理財個案】請教專業顧問,現時我住粉嶺村屋,收入只有$14,000,這一年都面對幾次轉工,所以失業找工時,也沒有收入,其實我每個月都盡量儲$5,000,其他開支就係買餸買日用品交通費,沒有再多餘的錢。

理財個案:失業時沒法儲蓄 如何儲首期?

失業時沒法儲蓄,只是放在銀行。存款有$180,000,盡量不動用,而男友負責交租,他人工大約$15,000-$16,000,交租連水電費$18,000,完全沒法儲蓄。我完全不懂投資,想知道有什麼產品適合我?而我積蓄只有$180,000,怎樣儲到首期

理財個案分析:月入共3萬只勉強維持二人生活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根據你和男友現時可負擔能力和現時樓市狀況,部署將來置業作出了以下理財分析及建議,希望助你更周全及穩健地早日達成理財及置業目標。

你們兩人的總共收入大約$30,000,但基本開支便需要$18,000,已佔你們的總收入60%多於五成,還未計算兩人的各自生活開支,相信現時$3萬元的總收入勉強維持合共二人的生活及個人開支。

新界屋苑樓價呎價貴過市區樓!為何現代人買樓不重視Location?|第一桶金

18萬元積蓄只夠支撐兩人6個月生活所需

而你現時手持的$18萬,只足夠支撐你們兩人6個月左右的生活所需。坦白講,你們必須的設定謹慎考慮降低每月總開支,才能確立穩定地持續儲蓄讓財富增值。況且在工作上還有不穩定的因素而導致失業,對持續儲蓄而言絕對更加困難重重。無論置業與否在儲蓄初期或申請置業貸款是業主的工作收入的多寡、行業的穩定性和個人消費和借貸紀錄,也會一一被用作釐定貸款金額和按揭利率息口之用。

先定立長、中、短理財目標

故此本人建議兩位應先好好定立長、中、短理財目標。只要能確立理財目標,至於投資方案就必須根據你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過往投資經驗,再審慎分析和了解讓持續儲蓄加上合適的投資產品,達到財富平穩增值的理想效果。

施政報告2021|民建聯倡新居屋計劃預售新界北居屋!白表優先+免首置印花稅

買樓置業部署安排

你的理財目標是希望運用資產和儲蓄可如何置業上車! 根據你現時的狀況分析下相信主要未能短期內上車的因素有兩大重點。

  1. 未有足夠的首期儲備
  2. 銀行對樓宇業主申請按揭貸款的入職要求。

考慮購入$450萬或以下的樓宇

若你真的想盡快置業,你們必須跟時間競賽,用最短的時間儲蓄目標價格物業的首期開支!以現時你們二人能承受的供款能力及平衡個人開支的情況下預算,我建議你們可考慮購入$450萬或以下的樓宇作為置業之用!當然以現時的樓宇價格定位,要購入$450萬或以下的物業的選擇,實在可是寥寥可數!

港股跌市效應初現|官方樓價指數7連升斷纜|破頂後8月轉跌0.15%|附移民盤劈價成交個案

以實際經濟狀況作分析

但希望你們明白,我的建議是建基於你們實際的經濟狀況作分析!若果你們的經濟狀況在數年內有大躍進空間和香港樓市有突發性的事件發生,現時的假設便需要調整 !

450萬元或以下的置業選擇

現時450萬元或以下的樓宇選擇可考慮以下兩大市場供應,例如:現時房屋協會推出之新建居屋是提供市價6.5折的優惠,本人也明白單單用白表來申請,命中的機會率並不高,但成功購置合適單位的業主也比比皆是。現時政府為配合上車盤的訴求推出新建居屋的批次也接踵而來!

首次置業計劃

同時,現時也有地產發展商推出首次置業計劃來專為上車人士作出稅務及樓宇價格優惠,相信此安排也能讓渴求上車的你,提供多一個合適的置業選擇。只要你能好好把握機會和儲蓄好首期資金,相信置業之日,絕對是指日可待!  

預備上車供樓開支

購置約450萬元的上車盤,本人認為你現時的經濟和資產狀況你需要儲蓄約100萬元作置業首期儲備。有見於近期股票市場過於風高浪急和暗湧不斷的高波幅周期下,我並不建議你們現時將儲蓄再投資在股票市場中,至於何時可再入市或如何投資才適合你們,相信要跟你們作出詳細的個人風險評估分析才能給予建議!

購入一個450萬元單位首期預算安排

  • 樓價:$450萬元
  • 首期:$67.5萬元 (樓價的15%) ….A
  • 律師費和地產代理佣金:$5·5萬元 …..B
  • 印花稅:$13.5萬元….C
  • 置業支出總額:(A+B+C) = $86.5萬元

按揭供款預算安排

  • 按揭金額:$382.5萬元
  • 還款年期:30年
  • 按揭利率:3% (預算5年後低幅度的加息情況下)
  • 每月供款:$17,929(預算5年後二人總收入必須達至月入$4.3萬元或以上才可通過銀行批核按揭貸款入息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